现代史学相关论文
求实出版社出版了柴德赓的《资治通鉴介绍》,这是一本好书。深入浅出,广积薄发这些都不是容易做到的。对一个历史问题、一部学术著作......
正史是史部群书中历代累撰而成的官方史书,自古即是王朝更迭、历史演变的文献见证,贯穿其中的各朝正统意志和民族情绪使之成为传统......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就读者而言,冠英镇的农夫不会关心安阳殷墟发掘史,佤邦难民也不会关心西班牙马兰诺史。读者只关心以他......
哲学诠释学是西方长期发展的重要成果,其核心观念强调了认识为理解者和被理解者双方相互理解的对话过程,诠释学的基本理论对现代中......
2008年9月25-27日,由浙江大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汉学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推进......
王云度先生《秦汉史编年》(凤凰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编年》)由秦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五个部分组成,上下两册......
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史学变革日新月异,冲击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中国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深受史学理论变革的影响,许多历史教师......
【摘要】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利用现代史学中新兴的口述史学方法,对浙江省各个市县乡土社会中现存的大量祠堂、学堂、礼堂等建......
"中世纪"是现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在17世纪后期正式确立,是古代、中世纪、现代历史三分法的重要环节。在......
顾颉刚是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对现代史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个人的学术成就上,还表现在他创办的各项学术事业上。他以“古史辨”成名......
年谱是依据谱主生存的历史边际,按年月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编年体著作。“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纤悉无遗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顾颉刚以其"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理论,对中国旧的古史系统提出了大胆质疑,从思想的最深处动摇甚至颠覆了流行两......
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而诞生和发展的。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是在中国倡导运用唯物史......
方豪 ( 1 91 0— 1 980 )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天主教神父。他学问精深、治学严谨 ,精通拉丁文、法文 ,尤矢志专治史学 ,造诣甚......
〖档案〗田成有,38岁,曾任云南大学法律系教授,现任云南财贸学院副院长,曾获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中国致公党云南省委常委......
20世纪 2 0年代初 ,有些学者重新认识“历史”一词 ,厘清和界定它的基本含义 ,明确区分和论述了客观存在的历史、历史学和史书等概......
顾颉刚的疑古史观是我国史学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交的桥梁.它反对封建意识,运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设提供了......
在亦旧亦新的20世纪中国,梁启超是个光辉灿烂的大人物。尤其是就中国现代史学来说,"他不但是传统史学的终结者,更是现代史学的开创......
古人的事能否被后人所知,“居今”能否“识古”?如何“识古”?即历史能否被认知?又以怎样的方式去认知?这是个十分重要的史学命题。古今......
<正> 1981年,著名美国老左派史学家Philip·S·丰纳教授在山东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学院讲学期间,作了关于现代美国史学流派的报告。......
21世纪是传记的世界,传记史学是一个值得史界关注的新领域。全文对诸如传记史学的定义、特点、价值、意义作了理论思考。传记与传记......
五四时期的史学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从观点到方法、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五四时期史学既是20世纪初提出的......
史料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是当前郭沫若研究的一大热点。这一基础性工作自有其重要的意义,但依赖文献史料工作还原历史真相是一种幻想。......
说到"学术传统",一般人多易将其笼统理解为古代形成的文化统绪或学术规范.但实际上,这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应当看到,"学术传统"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胡适等人倡导的“科学方法”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影响深远,它不独在“拉近”传统学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心理差距、扩大现代科学方法的感......
“史学概论”是我国史学界正在积极建设与发展的新兴学科之一。1983年以来出版的这类著作已有四、五本。近读陕西师大出版社新出......
发轫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的文艺、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
五四时期,在我国史学专业化的背景下,《史学原论》作为西方史学方法论的经典教科书,在史学界流传甚广。胡适、李泰棻、梁启超等人......
“五四”时期西方史学的输入,是在19、20世纪之交西方史学主潮发生重大转折的背景下展开的。这是一个中西文化在交互碰撞中不断趋......
陈寅恪曾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说:“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於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陈寅恪学术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中国中古史研究,并致力于探索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线索,这体现了他对主流历史学界......
后现代主义史学在当今西方史学界方兴未艾,传统的历史认识观遭到重大质疑,现代化的进程并没有使人类消除冲突和战争,自文艺复兴以......
顾颉刚在求学与治学过程中认识到《尚书》对于古史研究的价值,因而对《尚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他的《尚书》研究有力地支持......
<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观念是与时间的流逝相关联的,历史的发展是在特定的时空构架内从一个流程向另一个流程的位移。为此,历史学家......
关于20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史学的建设历程,以往论者关注的重点,多集中在理论、方法、观念或学术成就的总结方面.从制度层面上说,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七年,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一个转折的年代。政治和社会的变革推动了史学界声势浩大的破旧立新:积极宣传研究历史......
朱谦之(1899—1972),字牵情,福建省福州市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哲学家、宗教学家。生于一个数代从事医生职业的家庭。17岁以福建......
<正>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运用,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却常常被忽略。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学历史教学长期处......
后殖民主义在对抗和挑战西方学术霸权过程中也陷入到一种理论困境之中。民族主义依然是塑造当今世界极其重要的力量,民族史的观念......
在经学与中国现代史学的演进中,顾颉刚是一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人物,他对经学史、经学 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论.他批评汉代经......
本文将着重讨论文明之间 ,尤其是西方与非西方地区史学彼此之间的交流及其对近现代史学兴起所产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 ,从一种跨文化......